致力于中国数据科学研究服务
首页
指数
经济信心指数
社会工作发展指数
期刊
第1期:数据的灵性
第2期:大数据之道
第3期:互联网+社会工作
第4期:专题数据库
第5期:循证社会科学
服务
客户满意度调查
企业跟踪研究调查
毕业生跟踪调查
调查研究咨询与执行服务
新闻动态
锐研动态
学科新闻
产业前沿
学术研究
会议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传播环境”还是“环境传播”?——环境传播的学术起源与意义框架
“传播环境”还是“环境传播”?——环境传播的学术起源与意义框架
2017-03-14 13:29:00
刘涛
转贴:
中国社会科学网
摘要
:2009年,斯蒂文·李特约翰(StephenW.Littlejohn)和卡伦·福兹(KarenA.Foss)在其合编的《传播学理论百科全书》中收录了“环境传播”(environmentalcommunication)这一词条。他们认为:“环境传播是传播学科的一个分支领域,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元领域(mata—field)。”1972年,吉斯·斯塔姆(KeithR.Stamm)在《大众传播研究的前沿视角》中提出了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环境与传播”(environmentandcommunication)。
发表评论
称呼
邮箱
接收邮件提醒
内容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
新闻动态
更多
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长三角金融社会工作论坛在沪举行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社会科学的面貌?——AI与社会科学的学术对话纪实(下)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社会科学的面貌?——AI与社会科学的学术对话纪实(上)
校企协同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到访上海萌泰数据
2024年(第十六届)国际数据挖掘与应用统计研究会年会在哈尔滨商业大学成功举办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社会学新征程:中国社会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
2024 萌泰·锐研 AI FOR SOCIAL SCIENCE 产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期刊推荐
更多
学术研究 | CAI调研方法概述
市场前沿 | 移动面访在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中的应用
大趋势 | 下一代调研技术发展趋势
市场前沿 | 云计算、大数据与统计局信息化建设
卷首语 | 数据的灵性
市场前沿 | 云调研平台助推高校科研教学工作
市场前沿 | 深度了解:网络调查新模式
移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