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努力做好气候传播

2017-03-09 10:42:00
admin
转贴
摘要:在“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够同大家在这里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向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和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欢迎大家在繁忙的岁末之际前来参加研讨会,感谢大家多年来对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


自从2010年我们与乐施会合作共同组建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开展气候传播理论研究和行动推广以来已有6年时间。在这6年中,我们从跟踪研究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始,到2015年见证巴黎协定的签订,经历了中国从被污名化、妖魔化到被肯定和称道的过程,切实感受到了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今年马拉喀什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行动宣言”,又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决心。


这些年来我们中心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离不开各位领导、专家的支持和帮助。


今天出席会议的杜祥琬院士是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当我们表示想聘请他担任我们项目中心的专家委员会主任时,他愉快地接受了聘请,并对我说,你们从新闻传播的角度介入气候变化研究很有意义。这些年他多次参加我们在国内举办的研讨会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举办的气候传播边会,并且都作了发言。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气候变化知识和理念,成为气候传播的引领者。今天,他又莅临研讨会并作主题演讲,我们向他表示敬意和谢意!


出席今天会议的还有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先生,他同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是项目中心成立之际最早聘请的两位顾问。多年来,两位顾问始终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为项目中心的顺利发展倾注了心力。在此,我再次向这些年来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位项目中心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的领导、专家,以及各位朋友表示真诚的谢意!


从项目中心成立起,我们就一直在倡导一个理念:应对气候变化是一种社会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广泛参与。因此,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投入到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与行动推广之中。这次参加会议的代表中有不少是加入我们气候传播微信群的朋友。几个月来大家一直在借助手机微信交流,今天得以在会上见面,大家都格外开心。


这次与我们项目中心共同主办研讨会的有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以及新近组建的,即将在会上举行揭牌仪式的中国传媒大学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我们为气候传播队伍的发展壮大感到由衷的高兴,并预祝传媒大学的朋友在绿色低碳发展与气候传播研究方面能够作出成绩,取得进展。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下面我想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党中央将其上升到了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近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最近,他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所作的指示中再次强调:“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绿色”意味着环保、清洁、美好,而“绿色发展”则意味着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


如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因此,解读绿色发展的内涵,传播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广绿色发展的行动,应该是当前气候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绿色发展是以低碳、节能、环保为目标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发展方式。因此,要实现绿色发展,就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就要加快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另外,要把绿色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联系起来,使之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坚持在不断创新、加强协调和扩大开放中实现绿色发展,而且要让广大群众能够在绿色发展中增强获得感,能够充分共享绿色发展的成果。


认识了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还要积极传播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广绿色发展的行动,要让广大群众把实现绿色发展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目标,自觉地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养成绿色生活习惯,营造绿色发展环境,让绿色真正成为一种生产方式、生活基调和发展目标。


此次研讨会我们依然使用了2010年第一次举办气候传播研讨会时所概括的四个关键词:“气候、传播、互动、共赢”。


“气候”与“传播”是两个核心词。我们的一切理论研究和行动推广工作都在围绕着这两个词作文章。我们要研究如何使全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形成共识,如何使人们更多地去关注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而这就需要通过“传播”来实现。


“传播”是一种交流、沟通,是参与传播者之间的一种互动。


政府需要通过传播来宣传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表达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促进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媒体需要借助传播来传递气候变化的知识和理念,表达政府和民间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观点,推广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行动;


NGO需要借助传播来阐释气候变化议题的重要性,表达民间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吸引公众关注气候变化,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互动”:政府、媒体和NGO需要通过“互动”来增进相互间的沟通与了解,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媒体和NGO为辅助力量的气候变化传播机制,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传播互动中还应该包括企业和公众,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体系。


企业在使用绿色能源,开发环保技术,践行节能减排等目标上的责任和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而公众作为气候变化问题的利益攸关方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直接参与者,需要进一步增强绿色观念和环保意识,自觉地从身边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尽心尽力。


“共赢”:只有这五者“互动”起来,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共赢”。正因为此,这些年来我们项目中心一直在强调要确立“政府主导、媒体引导、NGO推助、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的“五位一体”的应对气候变化行为主体框架。


这个框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五者之间相互配合、支撑和互动,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基础和保障。通过良性互动,逐渐形成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促进“低碳”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出席此次会议的都是关注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的专家学者、媒体界和NGO组织的朋友,大家相聚一堂,共同研讨如何深入贯彻党中央的决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如何有效落实马拉喀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签署的“马拉喀什行动宣言”,如何全面认识绿色发展与气候变化、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实践层面建立有效的气候传播机制等问题。同时,探讨如何通过气候传播展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行动,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与绿色生活方式相结合,推动更多的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行动之中,提升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引领社会绿色低碳风尚,形成全民绿色低碳的社会氛围。


按照会议议程安排,与会专家学者将分析和研讨当前绿色发展和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面临的形势,分享气候传播研究的前沿话题、动态及成果,设计推进气候传播研究与实践的合作模式、行动框架及策略方法等。总之,议题多,内容丰富,期待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贡献自己的智慧,分享各自的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够为全国气候传播研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打造气候传播研究学术共同体和人际网络,起到凝聚共识,壮大队伍的效果,为提升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效果,推动我国落实“马拉喀什行动宣言”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迈上新台阶做出我们的贡献。


回顾六年来我们开展气候传播理论研究和行动推广的经历与经验,我们深深切体会到气候传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期盼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同朝着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目标努力,期盼大家都能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郑保卫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