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术时代已经到来?
- 2016-07-27 14:09:00
- admin 转贴
♥ 观点荟萃♥
在书写文明时代,学术把关是“事前把关”;而到了数字文明时代,学术把关成为“事后把关”。因此,在书写文明时代,最值得关注的领域是“手稿”“抽屉文学”等那些没有正式出版的原始文献;而在数字文明时代,最值得关注的是“删贴”,是“原文本”的消失。
“大数据”对人文研究影响越来越深刻,这里的大数据不是以前的数据库概念,而是基于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化作用。这会带来很多影响,比如标题党问题,我概括之为关键词学术。还有可视化学术,基于大数据分析,从词语分析,到主题分析,大数据将会改变人文学术的一些方面。
数字出版则改变了以前基于纸质出版的习惯,其中,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就是现在出现的学术网刊,正在改变我们基于纸质出版的学术出版格局。
新媒体时代知识生产话题的提出,使得媒介成为反思知识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现在所说的网络新媒体,实际上是数字文明时代的代表。讲到知识生产方式,我觉得可以重新梳理一下历来的知识生产方式。
第一,口传文明时代的知识生产。在口传文明时代,最典型的一种知识生产方式,就是辩论和对话,就是基于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
第二,书写文明时代的知识生产。在书写文明时代,产生了基于出版传媒介质为代表的一种学术生产,它有几个特点,我谈其中两个特点。一是学术把关人的作用得到了凸显。谁写了东西并不重要,决定谁发表才是最重要的。这里由于生产方式不同,也使得学术内容把关方面,也出现了民间资助,官方资助等不同方式。二是知识产权问题。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也包含了对前人学术成果和独创性的尊重,所以在书写/印刷文明时代,特别强调学术规范。在书写文明时代,学术把关是“事前把关”;而到了数字文明时代,学术把关成为“事后把关”。因此,在书写文明时代,最值得关注的领域是“手稿”“抽屉文学”等那些没有正式出版的原始文献;而在数字文明时代,最值得关注的是“删贴”,是“原文本”的消失。
第三,数字文明时代的知识生产。在当今这一时代中,基于数据库和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改变了前时代的学术生产方式。所以现在做笔记、收集资料,都越来越方便。如果资料没有被数据化,没有进入数据库,那么很多知识文明档案就会被忽略掉。
“大数据”对人文研究影响越来越深刻,这里的大数据不是以前的数据库概念,而是基于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化作用。这会带来很多影响,比如标题党问题,我概括之为关键词学术。还有可视化学术,基于大数据分析,从词语分析,到主题分析,大数据将会改变人文学术的一些方面。
数字出版则改变了以前基于纸质出版的习惯,其中,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就是现在出现的学术网刊,正在改变我们基于纸质出版的学术出版格局。现在,国内还没有被纳入学术评价体系,但是未来肯定会对传统的学术纸刊出版产生很大的冲击,以及包括学术类微信推广等等。简而言之,我觉得人文学术生产目前存在的格局依然是上述三种知识生产方式的并存、交织与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