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研发布丨2017 年南京森林音乐会影响力评估报告

2017-11-30 11:10:00
admin
原创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观演休闲娱乐消费的需求持续增长,参加音乐演出活动愈益成为一种彰显自我和生活品位的娱乐方式,促成了国内多个音乐节品牌的诞生和发展。通过举办音乐盛会,不仅能促进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和文化竞争力的一个标志。 

南京森林音乐会自 2015 年以来,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不断成熟和自我完善,形成了“南京森林音乐会”和“南京森林音乐狂欢季” 两个定位明确、吸引不同音乐爱好者的品牌,成为同类音乐节中的佼佼者和南京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为调查不同群体对“南京森林音乐会”的认知度、满意度及“南京森林音乐会” 的综合影响力,南京大学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团队拟定了科学的调研方案,对本次音乐会展开针对性的调查,并结合网络大数据以及相关同类活动的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南京森林音乐会影响力评估报告》,为未来更好地举办同类活动以及提升南京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本次研究得到了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投集团的大力支持, 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本次音乐节影响力调研提供了数据采集和分析服务。以下是本次调查研究方法概述。

1调查背景

近年来,全国先后涌现了不少城市大型户外音乐节,音乐节的举办对丰富民众娱乐生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起到了推动作用。南京森林音乐会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南京大华影视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执行,以“森林”为特色,在三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新名片。

 

当前,国内城市音乐节数量较多,竞争激烈,据《中国音乐节研究报告》,在2016 年国庆期间就有11 场音乐节举办了两届及以上,较2015 年同期增长了15.4%, 越来越多的音乐节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音乐节+旅游”模式逐渐成为各个城市打造文化名片、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受南京市委宣传部和南京市文投集团的委托,南京大学紫金传媒智库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本次森林音乐会的综合影响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2 调研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为调查不同群体对南京森林音乐会的认知度、满意度及南京森林音乐会的综合影响力,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现场观众和市民两大群体开展调查,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问卷及抽样框。 

第一阶段调查主要针对南京森林音乐会的现场观众,调查从 2017 年10 月1日开始,至 10 月 6 日结束,实际回收问卷 600 份,其中 “森林音乐会”问卷423 份,“南京森林音乐狂欢季”问卷 177 份,调查覆盖了 6 天全部时段的演出场次。 

第二阶段主要针对南京市民群众,调查在南京森林音乐会结束后一周内展开, 研究人员采取 PPS 抽样(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各区随机选取27 个街道下属的 27 个社区开展实地问卷调研。调查聚焦南京市民了解“南京森林音乐会”的途径、对“南京森林音乐会”的知晓度以及认可度等不同方面,从2017 年 10 月 14 日开始,至 10 月 15 日顺利结束,调查区域覆盖南京所有的 11个区,实际回收有效问卷 781 份。 

两次调查均采用计算机辅助面访系统,调查期间全程定位和录音,实时上传数据信息,确保了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法

研究人员对 2017 年 9 月至 10 月微博、百度、论坛中出现的“森林音乐会”、“森林音乐狂欢季”等关键词汇进行抓取和分析,研究南京森林音乐会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力以及在搜索引擎中的表现;通过对 2015 至 2017 年 3 年来所有南京森林音乐会的互联网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构建大数据统计中的“南京森林音乐会”画像。研究人员还进一步采集了 2002 至 2017 年 15 年间的所有其他音乐节的报道数据,并与南京森林音乐会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南京森林音乐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三)文献分析法的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搜集和挖掘国内现有知名音乐节品牌的相关文献及相关报道,分析国内音乐节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各个有影响力的音乐节的特点、发展策略和流行原因。结合数据和文献,综合分析了南京森林音乐会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锐研•云调查(http://www.ringsurvey.com/index.html)作为一站式社会科学抽样调查云平台,融合多种调查方式,共享统一问卷;支持对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提供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等。

近年来,萌泰科技参与并支持了国家卫计委“中国家庭发展跟踪调查”项目,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联合发起的“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项目、南京大学“中国民众经济信心指数调查”项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高校调查分中心建设项目、上海统计局数据采集云平台建设、新疆省户户清采集与分析平台等一系列国家级和地方大型调查研究和数据采集建设项目。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