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扶贫年会暨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研讨会在河南举行

2018-12-13 09:25:00
admin
原创

12月8日至9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扶贫年会暨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研讨会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专业委员会,河南师大社会事业学院共同承办,由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美亚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工作处处长王铮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徐永祥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代表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各地高校学者、社会工作组织代表及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发祥教授,华东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副主任刘艳霞博士,社会学系马流辉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刘军主任,以及多名博士、硕士参加了此次大会。

专家学者围绕“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深入探讨了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应该如何发挥独特作用,以及下一步农村反贫困行动的重点及社会工作的切入点,整合与分析了不同区域精准扶贫的实践工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思斌作《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的点面结构及效益》主旨发言。

精准扶贫中的点与面的分别和联系与扶贫对象问题的性质、支持者的资源、时间与时局、具体目标——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目标相关。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关信平作《我国下一步农村反贫困行动的重点及社会工作介入切入点分析》主旨发言。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程,当前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意义是在一个发展中大国消除生存型贫困,为下一步持续性反贫困行动打下基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凤芝作《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2017-2018工作报告》主旨发言。

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计划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动员组织工作、搭建工作组织体系、开展初步工作、探索并积累了工作正反面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清华大学教授两岸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纽约佩斯大学原学术副校务长终身教授陈社英作《扶贫与社会公平:社会工作与公共经济学的视野》主旨发言。

政府职能与政策转型的关键,是要认识总体公共政策(GPP)、“主义”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明确采取用什么样的GPP和“主义”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达到社会真正和谐与公平,这是公共政策与公共经济学在“后经济国家”发展阶段应起的作用。


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乔治·德尔华(Jorge Delva)教授作题为《贫困与健康的联系:以美国鸦片流行的情况为例》(The Association of Poverty with Health:The Case of the Opioid Epidemic in the USA)的发言。

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努力颁布政策,优化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支持家庭假探亲计划和其他就业福利,加强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改变结构性和个体性做法以消除仇恨和不容忍。


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陈太勇分享《海惠扶贫及乡村振兴模式与实践探讨》。

海惠扶贫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不同模式,从造血式扶贫向乡村振兴转变,历经1.0 版畜牧展(1985-2006)、 2.0 版社区综合发展(2007-2012)、3.0 版助贫创福价值链(2013 -)和4.0版乡村振兴(2018 -)。

会议还举办了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与政策、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分论坛,以及中央财政项目周年总结会议平行论坛和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学生特别论坛。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