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思维的美

2017-04-06 11:20:00
邓力
转贴
摘要:常常有人这么问,问得很认真:学统计有什么用?统计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统计在考公务员的时候有什么用?总而言之,统计到底有什么用?轻快的回答是:哈哈,用则有用,不用则无用。有针对性的回答是:统计有用,魅力就在于统计思维。

常常有人这么问,问得很认真:学统计有什么用?统计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统计在考公务员的时候有什么用?总而言之,统计到底有什么用?轻快的回答是:哈哈,用则有用,不用则无用。有针对性的回答是:统计有用,魅力就在于统计思维。


统计的魅力很大,随着近年来统计宣传和统计知识的普及,统计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走进人们的心中,成为让人生活得更诗意和更惬意的一个好帮手。统计的魅力这么大,就在于统计思维的运用。统计的思维,即以设计为前导,搜集、整合、分析和传播数据。在统计思维的五个环节中,中间的三个环节,大家的关注度比较高,因为随处可见。对于首尾两个环节,不瞒您说,还没有得到公认。本文力促“三合一”为“五合一”,因为“五合一”是客观存在的,也顺其自然。“五合一”联手远比“三合一”更具时代感。下面聊一聊统计思维的“五合一”。


一提到设计,就会想到服装设计,有什么样的服装设计理念,春夏秋冬的穿衣戴帽就会刮起什么样的季候风。同样,有什么样的统计设计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布局谋篇。


比如,一国之内到处都是人,到底有好多人,就得做调查,或普查或抽样调查,但不管怎么查,事先都要有调查设计的方案。要查什么,要记什么,先得有个谱,这个谱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早在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中,要查准有多少外国人在本国居住,这项调查在国内是首次,那么,在设计的普查项目里,就要新添上相应指标。如果没有设计相应的指标,接下来要完成的搜集也就悬了空,就无从谈起。


又如,眼下流行的微信运动圈,就是数据服务于健康的例子。生命在于运动。人人都知道健康好,没有什么宝贝能比得了;人人都知道走路好,别的运动都比不了。但每天走了多少路,每天锻炼得怎么样,以前没有谁会傻到一天到晚数走了多少步,但现在好了,有了计步器,你走一步,计步器就计一步。在微信运动圈里,除了有自己当天走路的成绩,还有同圈好友的走路成绩,还有大家伙儿一天走了多少路的排行榜,还有朋友们之间相互点赞以资鼓励。试想,如果没有健康的理念,没有对实现健康理念的统计设计,没有这些实打实的数据,人们每天习以为常的走路怎么可能会成为人生的一大乐趣。


统计思维中的统计设计,如同写文章所倡导的“意在笔之先”一样,又好比端着相机在选拍角度进行定格一样,是一个结合实际的风云,纯思维的创造过程。


统计设计是思维创造的活动,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接下来的四个环节,虽然同属统计思维活动,但与统计设计相比,可以更多地借助网络等技术手段来达成目标。


应该看到,网络的出现,使统计的含义更为丰富和充实,使统计的思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根据统计设计的内容来搜集和整合资料,在网络出现以前,主要靠手工和计算器来完成;自从有了计算机,有了相应的统计专业软件,以往烦琐的搜集和整合资料的劳作,就变得轻而易举了,数据成果的获得,既快捷又准确。不能不说,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是统计的一大福音。


网络时代里,统计传播显得出奇重要,民众对统计的感知和要求胜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有了互联网,在“不懂电脑就是新文盲”的共识下,网民的人数在往上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道,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人,而2006年只有1.2亿人。


网民的规模日新月异,相伴而来的,有办公室里的无纸化办公,高校里的电子文档作业,学生的电子书包……这些,无不昭示着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


上网的人多了,即时提交的信息多了,人们在这里共享交流,过上了欲罢不能的网络生活。统计信息关系民生,尤其是每当CPI一出,股市就反应强烈;每当工资的信息一露面,网络就众说纷纭。


要消除误解,必谋求理解,于是统计人急中生智,统计传播走出冷门,近些年频出招法:统计新闻发言人来了、统计与媒体相携而来、一年一度的统计开放日来了、通俗易懂的统计文章多了、新颖的统计网络视频多了,等等。在网络时代,人们要求统计的成果有用,什么叫有用?如果人们不明白统计成果的意思,那么,轻则可以称之为没用,重则可以责之为误导。所以,统计成果的质与量很重要,统计传播的效果同样也很重要。


要真正发挥好统计思维的功效,统计思维的五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