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前沿 | 社会工作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及展望

2017-01-24 17:25:00
周峰 萌泰科技
原创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自1988年设立以来,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一个十分壮大的学科。至今,全国共有三百多所高校开设了社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社工人才。但即便如此,社会人才的培养数量也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比例。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工人才,当前社工专业的教育就必须与时俱进,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来共同推动和发展社工专业教育工作。通过使用信息化软件来辅助社工专业教育和实务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当前社工专业教学中,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并不是很多,现有的信息化软件主要包括3大类:一是以音视频录播和编辑为主的社会工作多媒体采编系统,二是以视频案例教学为主的社会工作案例教学实训软件,三是与社会工作实务相关的社会调查研究工具、社工实务辅助工具等软件。本文将分析这三类软件当前的应用现状及其各自特点,并提出了下一代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工作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当前社工专业教学中,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并不是很多,现有的信息化软件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以音视频录播和编辑为主的社会工作多媒体采编系统,二是以视频案例教学为主的社会工作案例教学实训软件,三是与社会工作实务相关的社会调查研究工具、社工实务辅助工具等软件


社会工作专业自1988年在北京大学设立以来,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一个十分壮大的学科。至今,全国共有三百多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社会工作人才。



有资料显示,美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数量,每1000人配备2.3人。根据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亿人,这样按照美国的水平,我国需要312.8万的社会工作者。而每年我国高校向社会输送的社工人才相对于这个数字少之又少,加上各大高校的教育水平不一,以及社会工作者收入普遍不高的情况,大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转而投向了其他的行业。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培养更好的社会工作人才,让更多的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加入到社会工作者的行列,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就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从各方面扩大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通过使用信息化软件来辅助社工专业教育和实务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一、社会工作教育领域计算机软件应用现状

 

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并不是很多,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参差不齐,现有的信息化软件使用主要依托于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项目,包括三大类应用模式:

(一)音视频采编模式

以音视频录播和编辑为主的社会工作多媒体采编系统,包括各类音视频采集终端,摄影摄像设备,配合音视频编辑软件,实现社会工作多媒体资源的存档和共享。

该应用模式以硬件设备投入为主,其核心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对社工教学、实践领域的过程进行数据记录和存档,以便进行后续教学和分享。软件的使用主要是配合对音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

(二)视频案例教学模式

以视频案例教学为主的社会工作案例教学实训软件是近两年的主要模式。该模式以视频案例教学为主,围绕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实现社会工作模拟实训教学。具体是通过将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按照工作流程拍摄成相关视频,并对视频进行切分,在每一个环节与社会工作学习者进行互动,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三)社工实务辅助工具模式

社会工作实务辅助工具模式以社会工作实务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关的社会调查研究工具、定量和定性分析软件,社会工作实务管理工具,以及社工实务案例数据等。

 

其中第一、二种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趋近成熟,许多高校也已先行先试,采用了这两种教学模式。音视频采编和视频案例教学模式,短期内能够给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教学带来便利,可以让学生迅速了解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结合视频案例,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真实情境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也能够更好的熟悉和使用这三大方法。然而,社会在进步,社会工作专业也要与时俱进,现有的视频教学案例更新速度慢,且案例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教学与实际社会工作实务脱节,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求。因此,第三种社工实务辅助工具模式是对前两种模式的一个很好的补充,通过社会工作实务管理软件可以支持开展实际的实务工作,结合社会调查工具、定量和定性分析工具,可支持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和创新。


根据最新的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大高校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主要采用前两种模式。这些社会工作实验室的使用频率非常低,近70%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基本不用,只有不到5%的实验室使用频率较高。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配备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开放程度较低、软件产品存在一次性使用特性、软件更新较慢等。以上问题均是目前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的主要问题。

 

二、相关思考及展望


当前,互联网+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很多社会工作者的共识,但如何推动在社会工作领域应用“互联网+”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我们认为,在社会工作领域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化软件教学,提升社会工作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互联网+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工作教育领域信息化应用的三大模式恰恰是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产物,可以分别视为社会工作教育信息化教学的1.0,2.0和3.0模式。第一种模式反映了早期社会工作者在探索社工教育过程中重视硬件投入的倾向;第二种模式,则是回应了近两天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政府的大力鼓励下快速发展以及高校对社会工作实训教学工具强烈需求的现实——截止到目前,国内有近400所高校先后成立的社会工作专业,亟需相关的教学实训工具能够快速“武装”自己的学生。该模式是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将音视频文件转换成教学案例,并进行案例实训教学,可以快速满足社会工作模拟教学的迫切需求。


可以说,前两种模式对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确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初期,这两种模式弥补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师资不足、经验匮乏的现状。但是,社会工作毕竟不同于其他理论性学科,其对实践和实务的要求更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逐步走向成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必定会逐步回归对社会工作实践和实务教学的重视。第三种教学应用模式将逐步得到普及和推广。


当前,一些社会工作实务机构已经开始自行探索和建设相关信息化应用软件以帮助管理社会工作实务项目,辅助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如东莞普惠的信息化管理实践,广州大同的项目协作平台实践等。一些相关公司也在该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上海萌泰尝试利用“互联网+”,实现对社会工作实务和实践的有效管理,其理念是以实务带教学,以实务促科研,从而兼顾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促进社工实务与实训教学无缝对接。这才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未来。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都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想要构建创新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创新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需要保持创新的精神,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科研服务,培养更多的社工人才。


基于我们的实际国情,相较于西方社会的社会工作,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应该也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当前,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我国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利用“互联网+社会工作”进行创新和指引,或许可以引领世界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方向。这需要我们广大社会工作者共同的努力。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