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调查方式(CAI)已被越来越多的大型调查机构所接受和采用,计算机技术在调查领域中的引进和持续开发带来了数据质量的变革,并进一步影响到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计算机辅助调查模式(CAI)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访员因素造成的误差。有效运用 CAI技术手段改善访员访问和管理方式,控制因访员因素产生的测量误差,对于提高访问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1.何谓误差?
调查环节中的测量误差是指由访员、被访者、测量工 具和调查场景等因素造成的所收集的数据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偏差,其中访员因素是社会调查过程中的重要测量误 差来源,对访问质量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受访者是否愿意接受访问、能否提供真实的数据,都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员的个人特征、专业水平、访问态度和沟通技巧。 计算机辅助调查模式(CAI)的引进和应用,虽然不能 彻底消除访员因素对数据质量的影响,但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访员因素造成的误差。有效运用 CAI技术手段改善访员的访问和管理方式,控制因访员因 素产生的测量误差,对于提高访问质量是非常关键的。为 此,本文尝试对CAI模式中影响测量误差的访员因素、减少访员相关误差的方法以及改进数据质量的措施进行探讨。
访员特征、访员经验、访员态度等访员相关因素都会对测量误差产生影响。在实际调查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可能引起访问误差的来源,并准备相应的措施。
2.CAI模式中减少访员误差的法
2.1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的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访员访问行为的偏差程度。如果问题设计的不易被受访者理解,就需要访员更多的解释和追问。如果需要记录描述性答案的开放问题越多,就越需要依赖访员的追问和记录能力,访员效应对访问质量的影响就越大。在此种情况下,访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解释技巧和追问能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受访者的回答。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减少访员因素造成误差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设计高质量的问卷。
一份好的问卷问题应该体现在:一是题干内容表述非常清晰,当访员读题时能让受访者非常容易理解并能够给予明确的答案。二是题意明确,对于想要受访者需要回答的内容表达清楚,让受访者知道题目想要问什么,知道该如何回答。
2.2 访问过程控制: 标准化、规范化
对访员在访问过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能够减少访员因素造成的误差。普遍适用的原则有:逐字提问、适时追问、如实记录。
按照题目内容逐字念出是标准化访问流程最基本的也是最普遍认可的原则。尽管有些研究证明可能有些改变不会影响数据结果,比如用“流产”来替代“结束怀孕”对受访者回答没有显著影响,但更多的研究表明改变题目表述方式,会潜在影响到调查结果。如果不跟访员强调逐字读题的重要性,就会给访员造成可以根据自己理解提问的误解,并由此可能会带来影响访问质量的访员相关误差。
2.3 访员管理
在 CAI 模式下,最大的优势是利用数据实时回传技术,可以对访员访问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和管理。通过访员管理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访员效应发挥作用的范围,并降低由此产生的误差。主要的访员管理内容包括:访员培训、访员督导、访员工作量安排。
访员培训的时间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实地访问中可能产生的访员误差。培训时间是保证访员能够扎实的掌握访问技巧、问卷设计目的、问题的准确含义的必要部分。除此之外,培训内容的合理设置和培训质量保证是决定访员培训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CAI模式而言,在培训内容设置上,除了常规的问卷内容讲解外,加强实际操作练习和真实入户训练对避免访问过程中产生的访员相关误差非常重要。
3 结论
在由访员参与的调查中,不论是纸笔调查模式还是计算机辅助调查模式,访员特征、访员经验、访员态度都会对受访者参与调查的意愿、态度以及调查质量产生影响,成为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已有的研究中对于控制访员相关误差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普遍得到认可的三个原则包括:高质量的问卷设计、标准化访问程序和科学的管理。
随着CAI技术的引进和成熟,能够在问卷测试、敏感题语音自助访问系统完善、访员访问行为实时监督和指导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对于减少访员相关误差发生的可能性或降低访员因素对采集数据质量的影响程度将有较大帮助。即使在计算机辅助模式下,访员误差仍旧不可能彻底消除,如何利用技术优势探索控制测量误差来源的科学方法仍然需要引起持续关注。